耕耘公民社會的肥沃草原-沃草
沃草是一群想要改變的人,相信台灣可以更好,並致力於提供公民更好的參與時政的平台和工具,降低公民參與政治的門檻。沃草希望做一個農夫,在這公民社會的土壤施肥灌溉,讓這個理想的種子在每個人心中萌芽滋長,建立真正的公民社會。沃草的英文名字 Watchout,除了代表提防和警戒,也有「向外觀看」和「關注」的意思。只要我們每個小小公民都能時時張大眼睛、提高警覺,政客就不容易為所欲為,台灣的公民社會才能茁壯。
點擊不同的軌跡查看行動夥伴的故事!
行動軌跡 - Action 1
一個從不關心台灣政治的上班族,卻成為直播國會的重要推手?
過去祖儀身兼 ptt 臉書粉專的小編,大多數的時間隨著鄉民的嘻笑怒罵過日子,偶爾偷偷觀察自己分享文章的觸及率,漸漸意識到自己有了另類媒體的影響力和責任。洪仲丘事件發生後,掀起了版上熱烈的討論風潮,祖儀回憶道:「晚上要睡的時候,看到很多鄉民回應非常憤怒,自己看了也很生氣,漸漸地從鍵盤參與變成了到場響應。」
第一次踏進運動的「圈內」後,發現到社會上其實還有許多不公不義正在發生,於是和一些 g0v、公民 1985 的夥伴們討論「應該讓公民張開眼睛,去看見一些事情啊!」夥伴們也都覺得是時候來做一些事情,共同借了一位長輩的家裡,從深度發想開始、萌芽、架構,他們每週固定會議討論該做哪些事情、怎麼開始,去哪找錢、找辦公室,讓沃草逐漸成形。
行動軌跡 - Action 2
沃草這個名字其實是從英文 Watch out 而來,有了英文名之後,團隊開始在想那中文要叫什麼?說挖草太奇怪,不如就叫沃草,打造公民肥沃的草原!
成立品牌之後,沃草陸續推出了「國會無雙」立法院直播專案和開放網路連署的「市長給問嗎」,更於去年參與總統辯論會當中首次登場的公民提問環節,團隊忙得不可開交。
祖儀說最初的想法很簡單,因為有一筆資金所以就試試看,看能做到什麼程度。如果失敗的話就算了,大不了大家再回去公司上班。但這幾年下來,由於自己負責管理公司各個層面,也肩負對外聯繫的第一線窗口,心態上已經有很多轉變,開始會去思考如何讓沃草長久的經營下去。而且每個夥伴都是心頭肉,是割捨不掉的!沃草對整個團隊來說,不只是一份工作,而是可以影響公民關心政治的影響力。
行動軌跡 - Action 3
台灣的資訊流通很快速,沃草運用網路工具,縮短民眾和政府的距離,促進政治人物和公民彼此間的對話。國會無雙推出之後,現在幾乎很少有立委不準備就上台質詢。而在「立委出任務」專案,沃草更嘔心瀝血地爬立法院公報,整理出每位立委對不同議題的立場。因為很多時候選舉不一定是公平的,但在資訊上他們就希望能做到相對的公平。
目前沃草並不讓政治人物來買廣告,畢竟這是件容易產生爭議的事情。另一方面,透過讓民眾付費訂閱支持,每個月會收到團隊精選的時事以及政治議題,多方嘗試能永續經營的模式。
從現在到 2027 年還有三次大型選舉,沃草希望能逐漸改變選舉文化,也讓民眾意識到他們有權利來質詢政治人物,透過監督讓政治人物用心做事。
Q:想請祖儀和大家分享個人的心路歷程?
A:
一開始熱血投入,對現實沒有太多想法,所以遇到很多挫折和打擊。比如說,以前的總統辯論會,民眾沒有參與的空間,所以我們去跟候選人、媒體洽談,讓公民提問成為了辯論會其中一個環節。但是後來被罵爆了,大家覺得民眾素質怎麼那麼差。只是那時候並沒空沮喪,因為我相信公民絕對有資格提問,當時罵公民沒資格提問的想法,不就跟黑人不能投票一樣嗎?
克服了許多障礙之後,順利結束公民提問的辯論會,隔天四大報都刊出公民問了哪些問題。經過這些事件的堆疊,已經不太會覺得這只是對個人而言很酷、對社會很好的提案。而是漸漸有一些責任感,做得好或不好,要扛著成敗的壓力,也要賺錢養夥伴。即使每天面對不同的挑戰,一關一關地解決他就好了!
Q:有什麼是沃草想嘗試,但還沒開始做的事情?
A:
沃草最大的願景是降低公民參與政治的門檻,我們每年都會朝著這個目標前進,當然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框架。沃草成立後的每年都有戰略會議,會針對這個大目標,決定今年至少可以做什麼事情,並依據每年遇到不同的情況調整:比如今年有地方的大選舉。
目前團隊成員共有 18 個人,平均年齡是三十歲上下。雖然我是公司負責人,不過其實重大決定都是一起討論,採共識決。戰略會議沒辦法一次開完,大家會一起來發想,把各種方法用便利貼寫下來、貼出來,再彙整、歸納。
因此,現在的我們會很實際地去調整步調,根據現在團隊的能量、投入的時間,評估可以做到哪些事情,所以不太有想做的事情但還沒做的遺憾。這是一種活在當下一起打拚的革命情感。
Q:有沒有當初覺得難以跨越的困難?
A:
我們第一個產品「國會無雙」,做的是直播立法院,但立法院有誰會想要看啊?
剛推出時剛好遇到學運,但學運過後看直播的人次急速下降,甚至一天之中可能只有二、三十個人來看。遇到這個狀況會不會灰心?當然是很灰心哪!會想說當初不是很多人來看嗎?現在怎麼只有幾十人。
但我們就是一天一天的,沒有間斷地幫大家直播。在 2014、2015 這兩年以內,看國會無雙的人數大概是 30 萬人,我們也趁這兩年去找其他媒體像是奇摩、蘋果日報...等洽談合作。逐漸培養民眾使用沃草產品的習慣,到去年終於有了大成長,看國會直播的人數竟然超過 150 萬人!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個「哇!」終於跨過去的感人時刻。
Q:沃草有自己的政治立場嗎?
A:
我得說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觀點和看法,但是對沃草而言,我們是個沒有立場的團隊,因為媒體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監督執政黨。
過去國民黨執政的時候,因為有比較多批評國民黨的內容,因此有些人會認為沃草似乎比較偏綠色。時間來到了今天,我們仍然針對現在的執政黨—綠營,提出許多的批判。怎麼證明呢?像是沃草首次於立法院舉辦的黑客松「開放國會松」,四大黨團立委不分藍綠,都願意參與和幫忙。
另外,如果把時間拉長,沃草會是一個讓大家看到政府在做什麼的平台,也就是哪個政黨上台,受到檢視的機會更大。雖然免不了接到各方關心的電話 (笑),但我有很重要的責任,我要保護大家,讓夥伴們盡量地去做他們可以做的事情。
我的30歲—關關難過關關過
活在當下一起拚向大目標
「哇!終於跨過去了」的逆境
說出你們的顏色來!
A:回想初衷在哪裡
猜猜看,行動夥伴隨身的包包裡有些什麼法寶?點擊揭曉
A:質疑我做的事情對不對,用旁人的眼光監督自己、團隊
A:想著推動轉型正義相關企劃的內容
A:甚麼都做、甚麼都兼:總兼
A:原來如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