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這裡創作和體驗台南地方生活——星球實驗創作空間
2013 年底,禹安依著對理想工作空間的想像,為了與頻率相吸的外星人相遇,以及一份想跳脫既有系統的企圖,planett 星球實驗創作空間因而成立-結合了共創空間、設計駐村服務、以及提供國際交流與資源串接服務。planett 相信旅行是探索與激盪靈感最棒的方式之一!登陸的外星人們一起生活、工作、冒險、流浪,在臺灣最老的城市—台南,一起漫遊、認識各種充滿想像力的夥伴,交換不同的人生歷程。更重要的是專注於工作和持續地學習,彼此溫柔以待。
點擊不同的軌跡查看行動夥伴的故事!
行動軌跡 - Action 1
關於星球是怎麼開始的?禹安回答地很輕鬆:「對我們來說,就是很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。」
快畢業的時候,禹安和幾位大學時共事過的朋友,因為想要做自己的事情,所以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需要一個空間。那時候 co-working space 這樣的概念還不是很流行,他們只是將過往到國外交換學生時的經驗,融合進空間的設計之中。
完全沒有設想要怎麼賺錢,帶著非常理想性的計畫,剛好找到一個偏離市區全空的場域,加上團隊都是設計相關科系的學生,所以裝潢幾乎全部都自己來。桌子是到山上載木材刨的、地板瓷磚也是自己鋪的。一直處於錢不夠的狀態,所以有多少錢就改多少,大概花了四個月的時間,從零開始打造出一個可以讓大家一起工作、學習、住在一起生活,並交換彼此的文化脈絡,屬於自己的空間。
行動軌跡 - Action 2
為什麼將空間取作星球呢?禹安希望能留一個地方,讓大家來做自己。在星球裡,他們鼓勵大家不一定要跟隨著社會的價值觀,或是某個民族性和文化體系下所賦予的規範,而是能夠獨立、自由地去嘗試完成很多事情,充滿好奇心地探索世界。
進到這個空間來的「外星人」們,如果一直生活在自己原來的文化架構下,可能無法遇到彼此,星球正是讓這些少數的個人,能互相碰撞、變得更加有創造力!禹安提到這其實也是ㄧ種很浪漫的想法,因為星球就是他們所創造出來,不想被社會化,一個屬於自己的 Neverland (卡通小飛俠彼得潘裡的夢中仙境)。
星球創辦的時間點,共創空間的風氣亦逐漸興起。團隊一開始是有些抗拒被貼上 co-working、co-living 的標籤,排斥「被定義」自己在做的事情。但經營幾年下來,大家逐漸理解到這就是一個文化形塑的過程,社會共同約定出這樣的模式,那星球就是一個這樣的地方。
行動軌跡 - Action 3
提及商業模式、賺錢,禹安很帥氣的說:「我覺得不重要,因為錢再賺就有!」對於團隊來說,星球或許就像是一個實驗。
在這裡的工作者們大部份都是自由接案者,只要持續學習、一直讓自己變得更好,到處工作、到處旅行這樣擁有彈性的生活模式都是可行的,他們就在這裡證明給大家看,如果厭倦了上班打卡,或許可以考慮 Planett 一起加入這個實驗。當然,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 Neverland 一定有相對應的代價,就看每個人願意為了創造自己的規則,付出多少。
星球期許自己是一個比較中性的、不帶任何偏見的空間。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人加入,大家互相溝通,協商出新的文化。只要努力去保持這個開放性,空間就會自然地長出他應有的樣子。
2013.12 進場開工
開始進行空間的裝修,從零開始
2015.05 團隊調整
除了我以外的成員皆陸續因工作規劃離開
2015.06 星球2.0
陳運成正式以 cofounder 身份加入
2015.07 培訓小星
第一期正式實習培訓計畫、首次牽線兩個國際合作夥伴空間
2016.06 活動
與老爺行旅協辦第一場台南設計師之夜
Q:星球有一套特殊的經營方式嗎?
A:
一開始我們的設定就是大家要住在一起,共同工作和生活,所以聚餐和出遊都是一定要的!特別的是,當外地的人來到這裡,對他們來說這個城市就是異地,他一定會有新的感受,是我們平常在這邊已經太習慣而感受不到的。在這些相處的過程中,會有很多創新的東西,被碰撞出來。
我們經營空間,不太能賺錢,後來回頭看會覺得一開始的團隊規模太大了,陸續其實就有夥伴接連離開,去找工作、打工度假等。不過,也有畢業的學長姐回來加入我們。我們大家之於星球並不像是員工和公司的關係,而是當你有想要做的事情、希望發生的任何無厘頭的想法,都可以在這裡做,大家會陪你一起。
如果你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不想進到一個社會體系裡面,那你就是在創造一個屬於你的 Neverland,有自己的規則、獨特的生活方式。然而,你也一定會面臨許多取捨。如果一直去算計金錢上的代價,那你可能還是比較適合回到現實生活當中,而且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(笑)。
Q:最近星球做的最有趣的專案?
A:
今年七月底我們辦了一個「福吉路音樂祭」。因為日本有很有名的富士搖滾音樂祭 (FUJI ROCK),大家都想去朝聖,就想說我們空間在福吉路上啊,我們也可以來辦一個 FUJI ROAD ROCK(福吉路音樂祭)!
這個音樂祭沒有明星、也沒有名人,算是一個實驗性專案,由星球的工作者們和各方好友們一起參與和策劃。邀請來的全都是認識的人,或是朋友的朋友,更意外吸引了許多住在台南有趣的人前來。也有充滿趣味的躁鬱大叔單身徵友宣言、12/02 民生派對來做置入性行銷等。結合現場表演和市集擺攤,大家一起認真玩,用力的惡搞!
氣氛熱得詭異,因為借到的五樓場地根本沒冷氣XD
Q:空間沒賺錢,又需要養活自己,在生活品質和經濟壓力之間如何衡量呢?
A:
其實沒有想很多,因為對我來說,擁有一個這樣的地方是很重要的事情。如果我一個月就是要花這麼多錢,就想辦法賺到就好(笑)。
我覺得很多事情是要慢慢累積的。像星球有一個香港來的女生,她從去年底到現在,幾乎每 2-3 個月就來一次,而且都是待快 2 個禮拜的時間。她很喜歡這個地方,因為在香港,她很難找到一個地方大家可以討論政治、討論社會問題,對各種議題保持開放的態度。
很多國外的朋友來,也會覺得我們比較像是一個中性 (gender neutral)的空間。這不是一個性別男性或女性的空間,他就是維持中立、做自己,不用符合任何的規範和價值。我覺得這就是我最想要表達的事情。
當你想要有創造力的時候,你應該是要像一個空的容器,去接納不同的觀點。因為大部份的人都不在這裡(中立),都在同一個光譜裡。我們如何去維持住空間的中性,也是一種積極吧!
Q:10 年後,星球會是什麼樣子呢?
A:
其實我今年 8 月之後,就會把主要經營的任務交給另一位夥伴。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,我覺得星球已經可以自己長得非常好了。雖然大家常會說,你做一件事情要堅持,不能這樣中途放手,但是我在這裡可以發揮的空間,其實已經沒有那麼多了。
我和夥伴在這之前,也很頻繁地去溝通星球開放、中立、自由的精神,確認彼此都是認同這些理念的,我們只要保持這個開放性,空間自然會產生他自己的文化,因為這個文化是所有進來這個空間、擁有同樣特質的人,所協調出來的新的文化。
在星球大家都是很平行的,每天生活在一起,互相聊天、討論。我們沒有制式的條列說我們的服務項目、育成機制有哪些哪些,我們給的建議也不一定是對的。我們就是一個當你做任何事情,都會鼓勵你去行動的地方。
Q:用 6000 元採取的第一步行動
A:
擬定好企劃書,執行進度及預算分配表
Q:為什麼會這樣分配
A:
一開始做事情,總是欠缺規劃與精算,如果可以重來,會希望妥善利用每一筆錢,因次錢要怎麼花,需要依照大的計畫表中的項目進行運用。同時過程中都沒有存緊急備用金的習慣,如果再來一次,會先存起來,作為緊急用基金。
由一群職業遊民形塑而成的星球觀點
去不了日本的 FUJI ROCK 沒關係
努力維持中立也是一種積極
在最美的時候說再見?
用 6000 元把想法變行動
A:探險活寶裡面的吸血鬼(很可愛~)
A:東西一定要好看,一定要有邏輯
猜猜看,行動夥伴隨身的包包裡有些什麼法寶?點擊揭曉
A:不太熬夜,因為我可以晚上不睡覺,但是白天睡回來(工作時間相反)
A:歡迎光臨人類學
A:開這裡(星球)啊